加入收藏 | 设为首页 | 会员中心 | 我要投稿 拼字网 - 核心网 (https://www.hexinwang.cn/)- 科技、建站、经验、云计算、5G、大数据,站长网!
当前位置: 首页 > 综合聚焦 > 编程要点 > 资讯 > 正文

视频专访 | 镁伽机器人黄瑜清:我们用心做机械臂,帮助科学家救助千万患者

发布时间:2018-07-15 19:52:49 所属栏目:资讯 来源:品途商业评论
导读:原标题:视频专访 | 镁伽机器人黄瑜清:我们用心做机械臂,帮助科学家救助千万患者 编导|何天儒作者|郭佳莹摄影|李兴雨 后期|徐彬 2016年底,黄瑜清怀揣着自己的BP,数不清进出了多少家投资机构的大门。 当时的镁伽团队只有三个人,没有成形的产品,技术研

 “为解决‘多电机同步’这一个问题就花了好久”,黄瑜清解释说,电机网络里往往需要一个主控器,在下达“开始运动”的命令后,到各个电机真的开始执行运动指令,其间是有时间差的,这个时间偏差叫“同步时隙”。

 在镁伽之前,整个行业同步时间的最高水平是4微秒,“我们原来其实很快就可以做到4微秒,但当我们把它组合成一个串联型的机械手臂后,我们发现它竟然连最基础的圆弧路径都没办法画,画出的圆弧歪歪扭扭。”

 后来我们发现,就是因为时间偏差在串联到整个机器人时,误差也被累计放大了。为了解决这个问题,镁伽通过很长时间的钻研,最终把时间偏差做到行业竞争对手的1/200,控制在0.02微秒以内。

 黄瑜清坦诚说,“其实此前我们从没想过去解决这个问题,很多技术都不是原来所预想的,都是在做的过程中一点点遇到和摸索出来的。这有赖于我们团队非常卓越的技术能力和创新能力,当我们做出来后,却突然发现,已经是站在世界顶端了。”

 这项“解决多电机同步”的技术后来也成为镁伽的核心技术之一,被镁伽注册为自有商标MegaSync。

 类似的创新技术还有许多,比如解决电机运动曲线不平稳、不连续问题的“MegaSmooth自适应速度插补平滑技术”,这项技术也正以License的方式授权国外友商使用;还有能够保证电机始终以最低能耗运行的MegaTuning,它能根据实时负载自适应整定电机电流,降低能耗。

 团队从一开始的三个人,到第一个零部件产品成型出来推向市场时,镁伽已经壮大到20多人的团队,这给予了黄瑜清更多的信心。

 黄瑜清也随之定下了更高的目标,“后来我们再去评估哪个技术点要不要投入资源和精力去做,只有一个简单的标准,就是这个东西做出来能不能具备世界级的竞争力,如果是,那我们就做。”

 品途创投了解到,镁伽机器人控制系统所用的“驱控模块”,已经通过国家CNAS实验室可靠性测试。这个测试条件与战斗机部件所用的是同一测试标准,包括温度循环、冲击、EMC、震动等测试,镁伽的产品都是一次性通过。

 通过自制以后,镁伽产品的成本相对于市面上能够采购过来的标准品降低了70%左右,也就是说,只用了三成价格就解决了重要的零部件问题。

 这也是镁伽的“伯乐”——臻云创投创始合伙人、英诺基金合伙人祝晓成看好他们的原因,他告诉品途创投,“镁伽团队比较年轻,所以并不是一上来就让你感觉很牛的那种。但和他们深入沟通后,我们发现他们既拥有良好的行业经验,又有敢于尝试、寻找突破的魄力。”

 回想创业伊始,投入精力研发核心零部件是为了降低成本,有点迫于无奈而为之。但这一步到后来,却成为镁伽重新定义业务最强有力的支撑。

 黄瑜清告诉品途创投,镁伽自主研发的控制器可以把单个电机的能耗降低30%,这背后源自镁伽团队使用的大量创新技术。“我们并不是让关节电机始终保持恒定输出,而是通过动态能耗管理的方式来实现。这背后需要大量精确的实时监测和反馈数据,还需要通过深度学习去预测它的下一步能耗。”

两倍以上的性能,一半以内的价格,“性价比”无疑成为镁伽自主研发控制器的最大优势。“如果我们把这些底层技术拿出来,变成一个标准化产品,到更大的领域里实现降维打击,一定能够成为重要的现金流来源,实现商业价值。”

 但让镁伽更为坚定地把核心产品技术开放的原因是,实现社会价值。

 “全世界每年新增的步进电机和直流电机数量大概15-16亿只之间。我们的技术可以让单个电机降低30%的能耗,如果这个技术被普及应用,仅全世界每年新增的电机数所节省出来的电能,就相当于一百座发电站。”

 “这个价值一定是全人类的,既然能够带来更大的价值,为什么不把它推广出去?”在开放技术这个问题上,镁伽团队从未发生过任何分歧,黄瑜清说。

3、护城河=核心技术+专注生命科学

就在黄瑜清团队埋头研发时,2017年,中国迎来了机器人爆发的一年。

 其中工业机器人市场的增长最为迅猛。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,2015年中国工业机器人销量约6.85万台,2016年增加至7.2426万台,而2017年1-11月,我国工业机器人产量达到11.82万台,同比增长68.80%,全年在12-13万台左右。

 市场的急速增长,也让机器人创业项目在资本市场获得垂青。2016年镁伽成立之时,技术导向型的项目并不是当时大部分投资人所青睐的领域,机器人项目的融资并不算顺畅。

 黄瑜清清楚的记得,2016年底第一次接触到的那拨投资人,到2017年年中的时候,投资方向就已经有明显转变。“之前大家更多关注的是投资1块钱能不能很快变成50块钱,但越往后接触的这些机构越开始关注真正的价值创新,他们愿意接受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很难带来巨大回报,但也愿意花时间陪伴你走过这样一个阶段。”

 据不完全统计,2017年在人工智能机器人领域,共有158个项目获得投资,获得投资总金额超200亿元人民币。

 资本垂青也意味着越来越多的创业者开始加入这个赛道,竞争日趋激烈,镁伽必须建立更加深厚的壁垒。

(编辑:拼字网 - 核心网)

【声明】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,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,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!

热点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