加入收藏 | 设为首页 | 会员中心 | 我要投稿 拼字网 - 核心网 (https://www.hexinwang.cn/)- 科技、建站、经验、云计算、5G、大数据,站长网!
当前位置: 首页 > 综合聚焦 > 编程要点 > 资讯 > 正文

2018年上半年营收1亿元,「徐工信息」如何落地工业互联网平台?

发布时间:2018-12-05 01:17:45 所属栏目:资讯 来源:36氪
导读:原标题:2018年上半年营收1亿元,「徐工信息」如何落地工业互联网平台? 国内工程机械头部企业徐工集团,于2014年孵化成立了徐工信息,聚焦工业互联网产业。2018年3月,徐工信息挂牌新三板。据其年报显示,徐工信息2017年营收1.2亿元,2018年上半年营收1亿

原标题:2018年上半年营收1亿元,「徐工信息」如何落地工业互联网平台?

国内工程机械头部企业徐工集团,于2014年孵化成立了徐工信息,聚焦工业互联网产业。2018年3月,徐工信息挂牌新三板。据其年报显示,徐工信息2017年营收1.2亿元,2018年上半年营收1亿元,较上年同期增加71.67%,净利润为1051万元。徐工信息已成为国内一梯队的工业互联网公司。

围绕着以下核心问题,36氪近日专访了徐工信息总经理张启亮:

徐工信息是怎么做工业互联网的?为什么这么做?要做成什么样?

徐工信息的落地情况如何?能否真正走出集团,让外部行业客户买单?

徐工信息的核心优势是?工业背景是否会限制客户拓展?下一步目标是?

发展逻辑:先解决自身问题,再延伸同类场景,最终覆盖全行业

早在2005年开始,徐工集团就已经在探索实践工业信息化和物联网技术。2005年,徐工实现设备的远程定位,为设备的融资租赁业务提供服务;2007年开始对工程机械进行远程数据采集,实现设备远程诊断。

此阶段,徐工更多做的是围绕自身设备的接入和简单管理应用。

2016年,不断增加的设备数和应用功能,让其决定对已有的物联网大数据平台进行重构,开发更强大的工业PaaS平台,将耗油、定位等行业机理模型,算法、消息队列等通用微服务,以及其他系统共性的模块,全部集成到PaaS平台层。

徐工信息很重视PaaS层的搭建,核心在于几点:将通用型的功能、服务进行模块化沉淀,后续可快速复用,避免反复开发;通过大数据平台框架,可提高系统整体检索、计算等性能;可灵活改动或新增功能模块,易于扩展。

基于“底层设备接入,中层PaaS平台,上层SaaS应用”的架构,徐工信息于2016年推出了工业互联网平台Xrea,首先用于对自身设备的全生命周期管理。

2017年上半年,徐工信息基于自身工程机械移动设备的应用经验,将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,推广至其他移动类设备领域,包括物流车辆、新能源汽车、环卫车辆、重卡、渣土车等。

后续,徐工信息又向智能制造等领域延伸,至今已覆盖了63个细分行业。

总结来看,徐工信息的工业互联网之路很清晰:先解决自身问题,摸索出一套可落地的解决方案,再延伸至场景类似的其他领域,然后一步一步扩张更多细分领域,最终实现跨行业覆盖。

2018年上半年营收1亿元,「徐工信息」如何落地工业互联网平台?

落地:18年上半年营收1亿元,净利润1051万元

徐工信息目前的主营业务是工业互联网和智能制造,已经形成7大核心产品和解决方案: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解决方案、设备云管理解决方案、智能云MES解决方案、备件云管理解决方案、大数据挖掘和分析解决方案、自动化整体解决方案、智能边缘计算终端。

在外部客户方面,徐工信息主要为设备制造商提供远程定位、运维、诊断等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管理与服务,为加工厂提供生产过程和运营管理的优化等服务。当前徐工信息的客户中,设备制造商占比约70%,主要原因是设备远程运维、管理等目前更为刚需。

根据徐工信息提供的案例,其为中铁建构建设备租赁交易平台,实现设备在集团内外部的共享交易,使其设备资源闲置率下降8%,综合成本降低近1亿元。

再如,其为泰隆减速机提供设备上云服务,实现了对设备生产运行状况实时监测,,实时跟踪订单生产情况,更好的衔接生产流程,统计分析设备利用效率,反馈给企业决策者。提高了设备利用率3.6%,提高了计划达成率8.3%,提高了一次成品率2.1%。

据徐工信息提供的资料显示,目前Xrea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客户400余家,覆盖海内外20多个国家,帮助客户管理的设备资产总数超过61万台、设备资产总额超过4000亿元,涵盖装备制造、新能源、军工、农牧业、风电、光缆、核心零部件制造等60多个细分行业,积累了诸如中铁建、江西铜业集团、泰隆集团等高端客户。

盈利模式上,徐工信息主要收取:硬件、软件产品的销售费用,设备接入平台的年服务费,以及其他的产线改造、定制化解决方案费用等。

营收方面,据徐工信息年报显示,其2017年营收1.2亿元,2018年上半年营收1亿元,较上年同期增加71.67%;净利润为1051万元,较上年同期增加96.81%。徐工信息预计,其2018全年营收可达1.8-2亿元。

营收结构上,张启亮告诉36氪,随着徐工信息不断向其他行业扩张,外部客户带来的营收占比将越来越高。

总体来说,徐工信息的客户数量、多行业落地,以及外部客户营收占比不断提升,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其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外部落地能力,为其远期成为通用性平台的目标,开了个好头。

竞争:工业背景的利与弊

工业互联网领域有多种类型的公司,包括树根互联、海尔、富士康等工业背景公司,华为、浪潮、运营商等ICT巨头,阿里、腾讯等互联网巨头,用友等IT公司,以及众多科技创业公司。

谈及徐工信息的优势,张启亮告诉36氪,工业互联网要真正为客户创造价值,对工业制造和客户痛点的理解要求很高,徐工信息的数十年制造业背景占据很大优势。其次,徐工集团能够在前期为徐工信息提供大量的场景,在内部摸索试错,再推向市场。另外,徐工信息团队兼具IT、IoT等复合型人才。

工业背景固然好,但是否会由于同业竞争原因,使徐工信息在客户扩展上有先天性局限呢?

张启亮认为,大型设备厂商通常会选择自己搭建平台,但是对于大量的中小型公司,关键还是在于徐工能否将其成熟经验输出给它们,为其带来实际的效能提升。另外,使用设备的公司并不希望使用多个平台管理多家厂商的设备,所以客户是愿意通过徐工的平台,接入其他厂商的设备进行统一管理。归根到底还是平台能真正为客户提供价值。

另外,徐工信息还向36氪透露,其正在进行募资,已经在沟通的投资方包括一线的市场资本、互联网头部公司、制造业龙头。

(编辑:拼字网 - 核心网)

【声明】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,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,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!

    热点阅读